“世界机器人产业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由硬件竞争转向软件竞争,与人工智能等技术结合成为关键;同时,产业竞争由已知领域应用的竞争转向未知领域应用的竞争,大量潜在新产业、新业态将会衍生。”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张伯旭在今日开幕的2017世界机器人大会上表示。

张伯旭表示:世界机器人产业正由“硬”竞争转向“软”竞争。机器人与前沿信息技术和产业快速结合,呈现智能化、网络化和定制化趋势,正由“硬”的机械电子产品转变为“软”的信息网络终端。软件系统与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结合成为未来机器人“赋智”的关键。
同时,产业竞争由已知领域应用的竞争转向未知领域应用的竞争。前沿技术特别是颠覆性技术加快发展和应用。颠覆式技术会引发未知领域应用的爆发性增长,大量潜在新产业、新业态将会衍生。市场不仅是“指定领域竞争”,有可能在更广阔的技术和产业领域形成不同维度的“错位竞争”。
对于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路线规划,张伯旭表示:“北京将按四大领域推进产业升级。在高端工业机器人领域重点发展人机协作、真空洁净、物流搬运等机器人;服务机器人领域重点发展医疗、公共服务、家庭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领域重点发展军用、空间和消防救援机器人;核心部件和前沿领域重点发展智慧识别软件和操作系统、减速器、伺服系统、人工智能等。”
具体来说,按照规划,服务机器人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骨科手术、神经外科等医疗机器人实现较大规模临床应用,具备自主行走、人机交互功能的公共服务机器人实现示范应用,教育、娱乐等家庭服务机器人实现量产。
特种机器人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军用机器人、空间在轨服务机器人、救援机器人等一批新产品实现突破;机器人军民结合技术实现新进展,特种机器人保持国内领先地位。
核心部件和前沿技术上,到2020年,应用软件、减速器、机器人专用伺服系统等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应用。满足机器人需求的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核心技术实现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