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部业务部

唐寿光
叶东飞
陈婷婷
业务一部
客服
林凯
李媛媛
业务二部

叶倩文
胡妮
客服
林秀明
客服
但唐芮
关闭在线客服
首页 > 文章详细

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

发布日期:2015-05-19 17:37:55 【关闭】
摘要:

日前,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力争到2020年,我国外贸传统优势进一步巩固,竞争新优势培育取得实质性进展。我国正在推动外贸竞争优势由价格优势为主,向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综合竞争优势转变。

  当前,中国制造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要充分认识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巩固外贸传统优势、加快培育竞争新优势,实现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健康发展,推动我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

  传统优势减弱

  如今,世界经济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需求不振,大规模国际产业转移明显放缓,世界科技和产业革命孕育新突破,贸易保护主义持续升温。而我国经济正处于三期叠加阶段,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外贸形势更加复杂严峻,下行压力较大。据海关总署公布的外贸数据显示,4月份,我国进出口依然呈现双降的疲弱态势。

  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外贸发展既面临重要机遇期,同时也面临着严峻挑战。一是传统竞争优势明显削弱,新的竞争优势尚未形成。二是企业创新能力亟待增强,品牌产品占比偏低,同质化竞争较为普遍。三是参与国际贸易规则制定的能力有待提升,外贸体制和营商环境需要进一步改进。

  对外贸易是我国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在国际环境和国内发展条件都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背景下,努力巩固外贸传统优势,加快培育竞争新优势,继续发挥出口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既是巩固贸易大国、建设贸易强国的必由之路,也是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选择。

  新动力未完全形成

  当前,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着与发达国家的竞争,也面临着与发展中国家的竞争。随着我国外贸总量规模的不断扩大,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愈演愈烈,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由于我国对外贸易长期以来依靠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和资源成本增长,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外贸走势受外部市场需求不振、内部人力成本提升影响而连连受挫。我国经济转向新常态后,数量型、粗放型的外贸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原有动力加速弱化,新的增长动力尚未完全形成,创新红利和体制红利的充分释放还需要一个过程。

  事实上,稳定外贸持续增长不仅是对外贸易的问题,还涉及到提升国民经济整体实力和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等。因此,转变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具有现实的必要性,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协作,采取有效措施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实现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一是加强政策引导,促进产业升级,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二是切实降低企业成本,大力提质增效。三是提高创新能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四是加快服务业的发展,提升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五是进一步完善进口促进战略,重点做好资源性产品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设备进口工作。

相关商品